证监会严查离职人员入股:保荐机构需谨慎,发行人须警惕!

元描述: 证监会严查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,发布《监管规定》并提供查询服务,保荐机构需谨慎核查,发行人须清理相关持股,防止利益输送,确保上市审核公平公正。

引言:

近年来,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成为监管重点,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输送风险,扰乱了市场秩序,损害了投资者利益。为了进一步加强监管,证监会近日发布了《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(试行)》,并建立离职人员数据库,提供查询服务。此举意味着,证监会对离职人员入股行为的监管将更加严格,保荐机构和发行人需高度重视,避免触碰红线。

离职人员入股监管新规:严查范围、延长禁止期、强化核查

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,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的问题日益突出。一些离职人员利用原职务影响,通过入股方式进行利益输送,甚至利用内幕信息进行炒作,严重损害了市场公平公正。

为了遏制此类现象,证监会发布了《监管规定》,对离职人员入股行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. 严查范围扩大至亲属: 《监管规定》将从严审核的范围从离职人员本人扩大至其父母、配偶、子女及其配偶。这表明,监管部门已意识到,离职人员可能通过其亲属进行利益输送,因此将监管范围扩大至其亲属,从源头上杜绝风险。

2. 禁止期延长: 《监管规定》将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延长至10年;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以外的离职人员,处级及以上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从3年延长至5年,处级以下离职人员从2年延长至4年。延长禁止期,有效防止离职人员利用原职务影响进行利益输送。

3. 强化核查要求: 《监管规定》要求中介机构对离职人员投资背景、资金来源、价格公平性、清理真实性等做充分核查,并发表明确意见。这表明,监管部门对中介机构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界定,要求其对离职人员入股行为进行严格审查,确保其真实性和公正性。

4. 离职人员入股需提供专项说明: 根据《监管规定》,存在离职人员及其亲属持股的,保荐机构需详细核查四方面内容:投资背景、价格公允性、资金来源、退出真实性,并出具专项说明。此举旨在确保信息公开透明,让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情况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
证监会提供查询服务,保荐机构需谨慎核查

为了便于保荐机构核查离职人员入股情况,证监会提供了相关查询服务。保荐机构可在拟上市企业提交辅导验收申请前,向发行人注册地或主要经营地证监局提交查询申请,证监局将在5个工作日内向保荐机构反馈结果。

保荐机构在进行查询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  • 查询数据仅用于专项说明: 查询结果仅辅助用于提交《监管规定》要求的专项说明,不得用于其他用途。
  • 一次性提供需查询的发行人股东信息: 保荐机构在申请查询时应当一次性提供需查询的发行人股东信息,原则上对一家发行人仅可提交一次查询申请。
  • 做好查询数据的使用管理: 保荐机构要做好查询数据的使用管理,防止泄露或被用于其他用途。

保荐机构在完成查询后,应根据查询结果进行核查,并出具专项说明,内容应包括:

  • 是否存在离职人员禁止期内入股、利用原职务影响获取投资机会等不当入股情形: 如果存在不当入股情形,发行人需清理相关持股;
  • 是否存在股权代持行为: 如果存在股权代持行为,需要查明实际控制人,并进行相应处理。
  • 资金来源是否合法: 需要核查资金来源是否合法,是否与个人收入、家庭背景匹配。
  • 价格公允性: 需要核查价格是否公允,与同期可比价格是否存在重大差异。
  • 退出真实性: 如果已清退相关持股,需要核查清退股份的路径、方式,受让人资金来源,价格公允性,对价支付情况等。

发行人需清理相关持股,确保上市审核公平公正

对于已提交辅导验收申请、已提交首发上市申请或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的,保荐机构可在此次通知发布后参照要求提交一次查询申请。

发行人应根据查询结果,采取以下措施:

  • 清理相关持股: 如果存在离职人员禁止期内入股、利用原职务影响获取投资机会等不当入股情形,发行人需清理相关持股。
  • 出具相关承诺: 如果不存在不当入股情形,离职人员需出具相关承诺,承诺其入股行为合法合规。
  • 配合中介机构进行核查: 发行人应积极配合保荐机构、律师进行核查,提供相关资料,确保核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。

总结:

证监会近年来加大了对离职人员入股行为的监管力度,发布了《监管规定》,并提供了查询服务,旨在打击利益输送,维护市场公平公正。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必须高度重视此次监管措施,认真核查,及时清理相关持股,确保上市审核公平公正。

关键词: 离职人员入股,证监会,监管规定,保荐机构,发行人

常见问题解答:

1. 离职人员入股监管规定适用于哪些人员?

该规定适用于所有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,包括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、处级及以上离职人员、处级以下离职人员,以及其父母、配偶、子女及其配偶。

2. 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是多久?

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为10年;发行监管岗位或会管干部以外的离职人员,处级及以上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为5年,处级以下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为4年。

3. 保荐机构如何进行查询?

保荐机构可在拟上市企业提交辅导验收申请前,向发行人注册地或主要经营地证监局提交查询申请,证监局将在5个工作日内向保荐机构反馈结果。

4. 保荐机构查询结果如何使用?

查询结果仅辅助用于提交《监管规定》要求的专项说明,不得用于其他用途。

5. 发行人如何处理离职人员入股问题?

如果存在离职人员禁止期内入股、利用原职务影响获取投资机会等不当入股情形,发行人需清理相关持股;如果不存在不当入股情形,离职人员需出具相关承诺。发行人应积极配合中介机构进行核查。

6. 违反离职人员入股监管规定的后果是什么?

违反离职人员入股监管规定的,将受到证监会的处罚,情节严重的,还可能构成犯罪。

结论:

证监会对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的监管日益严格,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必须高度重视,认真核查,及时清理相关持股,确保上市审核公平公正。只有严格监管,才能维护资本市场秩序,保护投资者利益,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。